(學院通訊員 陽豔)為深入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進一步發揮黨員教師的專業特長,助力張家界市鄉村振興,12月24日,學院教工黨支部組織全體教師黨員前往桑植縣竹葉坪鄉浸峪村開展學習調研,活動分黨課學習和參觀遊覽兩個環節進行。

黨課前,浸峪村旅遊發展規劃團隊成員之一、學院年青教師黨員王運喆同志向老師們介紹了《桑植縣浸峪村旅遊發展規劃(2023—2035)》(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自2023年6月以來,由學院規劃團隊會同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在院長吳吉林和市委組織部駐浸峪村第一書記毛新宇的帶領下完成。《規劃》結合浸峪村資源和竹文化等特色,從科普研學、黨建文化、戶外親子、象棋競技四個方面把握鄉村旅遊發展方向,使浸峪村從單一的農産品産業向綜合性産業轉型,不斷提升農業、文化、旅遊的附加值,逐步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鄉村旅遊産業集聚地。

黨課中,市委組織部駐浸峪村第一書記毛新宇結合浸峪村發展實際,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對“浸峪六策”作了重點闡述。浸峪村地處張家界市桑植縣竹葉坪鄉東南部,近年來,在後盾單位及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支持下,探索出“5631”新發展思路,形成了“1+3+N”産業體系,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加強,學院的加盟和村規的完成,将從專業的角度指導浸峪村未來的發展,使其更具科學性和長遠性。毛書記的黨課讓教師黨員們重新認識了浸峪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鄉村發展的迫切需求和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堅定了要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助力鄉村發展的理想信念,同時也豐富了老師們規劃發展相關課程的案例素材。

圖為毛新宇書記(右)與吳吉林院長(左)為實踐基地共同揭牌 攝影 陽豔
課後,老師們在毛書記和相關同志的帶領下,參觀了浸峪村美麗屋場、浸峪園林、竹藝館、文化休閑微廣場、浸峪楠灣,農耕體驗園等地,雖然有些項目還處于建設和完善中,但已初具雛形,未來可期。為了實現雙方長期穩定的合作,浸峪村正式挂牌成為學院鄉村振興實踐基地。
審稿責任人:彭豔 向成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