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武漢疫情暴發已将近三個月。2月初,響應國家網上授課的号召,開始準備本學期三門課程的網上授課工作,包括《工程施工仿真》《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園林工程招投标與預決算》(下面分别簡稱課程A、B、C)。至今,課程已經進行了四周有餘,雖然在這個工程中,個人學到了很多的在線授課知識和技能,但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及自身的不足。借些許筆墨向各位前輩同仁分享,望不吝賜教。
一、開始籌備之前
在線教學工作都是同樣是為了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标而展開的,與傳統教學一樣,開始教學籌備工作之前,要自我理清課程的知識框架、内容特點,并初步判斷是否适合在線教學。比如個人的三門課程中,最适合在線教學的是課程B,因為其知識内容本身就基于計算機軟件,學生需要大量自主練習時間,而且需要理解的理論知識不多、重個人技能、網絡資源較多。而相反的,最不适合的是課程C,因為課程知識内容強調理論知識理解、對前期專業知識積累要求較高、甚至要求團隊合作。而課程A定位與《土木工程施工》的輔助課程,學生有較好的基礎、學習目标也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理解,本身教學方式就依賴視頻、軟件等多媒體方式。最終,課程A、B采取了錄播和集中答疑的方式,課程A考慮教學“虛實結合”的原則在錄制虛拟動畫的同時也配套了工地現場視頻。課程C将側重個人知識的章節放在疫情期間提前教學,而工程量手算、預算書制作等實踐環節暫時延後,以适應疫情期間的教學需要。
|
前期知識技能 |
個人技能學習 |
團隊合作 |
在線教學 |
不宜要求太高 |
适合 |
不适合 |
現場教學 |
可以提高要求 |
不适合 |
适合 |

二、在線教學規劃
此項工作甚至比工作本身更重要,在線教學有諸多決策要早早做出,譬如是否利用現有資源?選擇什麼平台?教學方式直播還是錄播?作業和考核以什麼形式開展?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後面的工作方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工作都是為了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标而展開的。但是疫情期間情況特殊,很多時候無法瞬間建立起完善的、理想的在線課程資源,這時候就需要考慮不同平台的自身特點,包括現有課程資源、适用情景、獲取難度等。這裡我就四個接觸過的平台做個歸納,見下表。
平台名稱/公司 |
優點 |
缺點 |
中國慕課MOOC |
集中了大量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可以直接借用資源開課,PC和移動端學生使用體驗反饋較好。 |
平台權限獲取難度較大,教師端操作較複雜,不建議個人自建課程。 |
雨課堂 |
移動端适用于課堂現場互動,若有PPT或視頻資源課程建設比較便捷。 |
PC端不太友好,不側重在線自我學習。 |
超星泛雅/學習通 |
課程建設比較便捷,适合學生在線自學和過程監督。 |
課程資源較少 |
廣聯達建築課堂 |
專業性較強、更新較快 |
專業局限、軟件公司自營 |
在綜合考慮後,決定課程A和B采用超星泛雅的PC端方式進行課程建設,自我錄制和收集視頻資源,建設題庫。課程A屬于新開課程,網絡上基本沒有相關資源;課程B原就在信息化課程建設計劃中,準備工作較為充分;課程C本不太适合在線教學,課時量大,但中國MOOC有現有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在學校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最終獲得了資源借用權限以建設SPOC課程。


三、授課過程中的問題
授課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按照主體源頭不同,大概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個人自身,因疫情突發、準備倉促,在線教學時對錄播或者直播有一段适應時期,表現為錄播緊張、直播冷場等。其次是平台和直播軟件,種類繁多、功能也各有差異,花費了不少精力在尋找并學習合适的平台上。最後就是學生方面,個人發現學生對于在線教學反應各異,但可能是缺少反饋激勵或者激勵被屏幕阻斷,整體上學生參與讨論和作業互評的積極性還是欠佳。
這些問題若要緩解需要克服不少困難,但相對在抗疫一線的同胞們來說,這些困難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借此與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共勉,做好在線教學、共度難關、戰勝疫情。